血压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血压的日常护理,牢记3件事,比吃药还重 [复制链接]

1#

我国近期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年)》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并呈现上升趋势。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显著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健康。

专家表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病流行的核心策略,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个人是高血压防控的主力军。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除了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外,管理血压、积极的日常护理也是很有必要的。

血压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规范化测量血压:对于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方法,诊断学基础就已经规定其规范,但实际临床实践中测量误差较大,这是因为从血压测量的时间、肢体的暴露、袖带的位置、听诊器的位置等都有许多不规范之处,需要强调改进,因为血压测量是血压管理的前提条件。

白大衣效应(白大衣高血压):医院门诊患者血压测量需要注意白大衣效应的影响,还要注意患者首次测量血压的警觉反应。

动态血压测量对患者休息的影响:一个患者整夜不能睡眠的血压是否能够真正反映实际的夜间血压,而夜间睡眠不好又会影响白天的血压,所以,在测定动态血压时如何保证患者睡眠是需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血压计的选择和校正,近年来电子血压计应用越来越多,因此,选择准确的血压计非常重要。

晨起血压测量最好要排除膀胱充盈的影响:有些老年人晨起血压很高,下床小便后很快血压降至正常。

外周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尽管部分临床试验发现外周血压与中心动脉压之间的差异和不同药物的不同影响,但在临床实践中缺少准确方便的中心动脉压测定方法,外周血压仍然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专家表示,高血压患者如果能采用正确方法护理身体,不仅能避免高血压的复发,甚至能比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好。但是很多患者却忽视了护理对高血压的重要性,让高血压的病情得不到最好的控制。

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对自己进行日常护理呢?牢记3件事,比吃药还重要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自我心态调节

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它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做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是自我护理的第一步。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良的精神状态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堕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等。这些直接减弱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心态调节的方法:

方法一:有疑问,找医生。高血压患者在对自己身体有疑问的情况下,要积极的找医生解答困惑,防止自己钻牛角尖。

方法二: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家人的积极开导与照顾,能让患者获得生存的动力,患者自己好用心去感受周围的善意,积极乐观的生活。

方法三:适当的时候给自己放个假。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控制体重

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都伴随肥胖,可见肥胖是高血压的诱因之一,因此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需要控制自身的体重。高血压人群体重合理的减少,他们的血压也会有适当的降低。

减重的方法:

方法一,食物摄入应遵循三个原则:低脂、少盐、少碳水化合物。

方法二,少吃多餐。高血压患者不建议一顿饭摄入过多的食物,可以吃到七分饱。如果出现饥饿的情况,患者可以适量加餐。

高血压患者锻炼要适当

在自我护理的过程中,高血压患者要适当的增加体力活动。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够延年益寿,还能让人的血压保持健康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

高血压患者选择的具体项目有: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及迪斯科等。

高血压的自我护理方法有很多,归根结底其实就是需要我们在心理、生理、饮食三个方面控制好自己就可以了。

更多阅读:

皮肤病与肥胖有关?小心黑色棘皮症!皮肤发黑的胖人该小心了

最新血糖标准是什么?5个测血糖方法,扎手指不再疼

糖尿病控糖的10大误区,80%以上糖友都深陷其中,现在纠正还不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