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扬州小事当成大事办百姓增添幸福感 [复制链接]

1#

“我为群众办实事”,要从基层做起,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今年4月起,由扬州市委组织部牵头,10多个机关部门党组参与,扬州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1+4”行动(即建立“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全天候开放”制度;并开展“我来为你量血压”“我来为你找医生”“我来为你买东西”“我来为你做家政”4项活动),把群众眼里的“小事”当作大事办,办成一批让群众暖心的事、开心的事、增加幸福感的事。

资料图片

赠设备、送良药、建医档……

量血压量出“增量服务”

“朱医生,我最近身体有点不舒服,经常头晕眼花,麻烦帮我查一下吧。”7月12日一早,广陵区头桥镇头桥村十九组的村民黄年庆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生朱德祥面前伸出胳膊,意思是要量血压。

朱德祥并没有动用手边的水银血压计,而是先给黄年庆把脉,然后开启由市委组织部赠送的医用臂筒式全自动血压测量仪,示意老黄将手臂伸进去。随着“嘟”的声音响起,不一会儿显示屏上就出现了一串数字,舒张压、收缩压和脉率等参数都有了结果。

“老黄,你的血压偏高,最近吃药了吗?”“吃的,就是好一些就停一停。”黄年庆的话让朱德祥皱起了眉头,“降压药不能吃吃停停,一定要坚持每天用药。”“几十块钱一盒药,难不成还要当饭吃?身体好一些就停一停不碍事吧?”

医患间的一问一答,透露出不一般的信息。前不久,医院医疗集团专家组一行来到头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义诊活动。血压、呼吸、消化、内分泌、神经等科室的专家一齐坐诊,就数高血压科主任邓敏跟前的人最多,而且诊断下来发现不少老年人常年血压偏高不吃药,有些用药则是不规范……这让从事高血压病医研多年的专家心情颇为沉重。

“量血压看似小事,实则是防控慢病、维护群众健康的大事。”邓敏说,近年来在农村地区,高血压已取代“老慢支”成为第一大疾病。这与农村老年人对慢病防控不够重视、不能按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等因素有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群众办实事“1+4”行动实施以来,扬州市委组织部向全市所有村、社区赠送了血压计、血糖仪、身高体重测量仪等设备;市卫健委组织医务志愿者下基层开展义诊,同时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增量服务”——在7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进行“免费服药”试点。

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说,为了给日常用药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医务志愿者必须把每次的测量结果、治疗需求记录下来,形成一人一份的健康档案,并进行及时调整,以保证免费用药的可靠性和延续性。条件成熟时,还将在全市进一步扩大“免费服药”试点范围,提升慢病患者规范用药水平。

黄年庆患高血压已有十多年,此前一直是自己花钱买药吃,如今成为“免费服药”的受益者。扬州市目前已有六个试点村(社区)、余名老年慢性病患者成为“免费服药”受益者,医疗卫生机构还专门为他们建立“一人一档”用药管理档案,享受医务长期跟踪保障,同时享受专家“云门诊”等“增量服务”。

全天候开放、人气旺……

党群服务中心成群众“大家园”

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是联系群众的最前沿,为了让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最好的服务,在为群众办实事“1+4”行动中,扬州市委组织部要求全市所有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设围墙、打开门锁、全天候开放,和群众“零距离”。

“基层党组织与群众最近,处于为民服务的最前沿,通过延长开放时间,丰富服务内容,让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和力量的主阵地、为群众办实事的主战场。”扬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编办主任徐志刚说,行动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了意外收获,党群服务中心全天候开放,开成了百姓身边最醒目的“红色地标”,成了“人气旺、心气顺”的“大家园”。

“云门诊”是医院医院开发的一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