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年并不好过,行业不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一级市场上,投资者更加谨慎,创新药企融资的难度增加;二级市场上,A股和H股都经历了较大的波动,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市值持续缩水,新股上市破发频现。以港股为例,59家18A企业,只有10家企业股价上涨,剩余49家企业的跌幅中位数达43.43%。
市值缩水一方面是在挤泡沫,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的创新故事逐渐变成事故。在行业变化之际,我们总结了年生物医药行业的十大“事故”公司。他们是行业缩影,在他们身上能照见自己,也能预见未来。
1、篡改检测报告,阿斯利康陷骗保风波
年1月29日,国家医保局通报称,阿斯利康工作人员涉嫌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骗取医保基金。
阿斯利康是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年阿斯利康中国区制药业务收入达53.75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0.19%。近年来阿斯利康不止一次卷入骗保旋涡。年4月,四川医保局披露了10起违规骗保典型案例,其中就有阿斯利康。
当下,篡改一份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并不难,如利用PS图片编辑软件就可以达到目的,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如何来监管这份报告的真实性。
2、发布虚假数据,雍禾医疗制造焦虑
年3月,雍禾医疗对外发布《植发医生分级诊疗体系白皮书》。白皮书记载了一组所谓“国家卫健委数据”:年,中国脱发人口超过2.5亿人,其中男性约1.63亿人,女性约0.88亿人;同年,中国实施的植发手术仅有51.6万例,渗透率0.21%。
不过,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否认发布过上述相关数据。雍禾医疗涉嫌通过发布虚假数据,制造大众焦虑。
“颜值经济”风口下,年轻消费群体对植发需求快速增长,植发企业发展既快又多。身为行业一员,雍禾医疗传播虚假数据无助于其建立品牌正面形象。
3、药品销售顽疾待解,恒瑞深陷“行贿门”
年4月,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原麻醉科主任雷李培一案进行宣判。雷李培因接受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等公司贿赂近万元被判7年,其中七成回扣来自新晨医药。新晨医药为恒瑞医药的全资子公司。
恒瑞医药崛起于江苏连云港,为A股医药板块龙头,恒瑞医药一度被投资者称为“药中茅台”。不过,与高增长相伴的是,恒瑞医药屡次卷入行贿事件,行贿案子广泛分布在江苏、福建、广西、陕西等省市,时间长达数十年。
无论是从财务数据还是行业地位来看,恒瑞无疑都是一家非常厉害的企业。但行贿,不仅是法律红线,也是一条道德红线。高昂的行贿费用间接推高了药价,到最后为之买单的,还是那些可怜的病患。
4、股东违规减持,药明康德被罚2亿
年5月,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因为违规减持收到证监会发出的2亿元天价罚单。这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因违规减持被处罚的首个案例,且被证监会定性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
药明康德成立于年,主要从事CXO(医药外包服务)业务,不需要保证最终的结果,属于产业链条中“稳赚不赔”的角色。年5月,药明康德成功在A股上市。年,随着药明康德股价持续大涨,股东更是加快了减持的动作。
对于药明康德股东不断减持甚至违规减持的行为,外界直呼看不懂。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或意味着CXO景气周期已经过去。
5、建“老鼠仓”,汉森制药董事长被处罚
年7月5日,汉森制药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总裁刘正清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告知书内容显示,刘正清涉嫌短线交易汉森制药股票,证监会决定对刘正清立案。年9月,证监会对刘正清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
汉森制药是湖南省益阳市第一家上市的本土企业。公司以生产中药制剂为主,化学药为辅。年2月27日至年7月28日,刘正清使用控制账户交易“汉森制药”,成交金额.73万元,短线交易收益万元。
近几年,汉森制药的业绩几乎原地踏步,公司的董事长不着眼长远利益,却把心思花在操纵自家股票上,沉迷于割韭菜。理性投资者会远离这种类型的上市公司,让其董监高人员“无韭可割”。
6、虚抬药价套取资金,白云山被通报
年8月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通报称,白云山下属分公司天心制药等3家企业虚增原料药价格、虚抬药价套取资金有关情况,涉及金额巨大。
调查显示,年至年5月,天心制药等3家药品生产企业为规避“两票制”政策和监管,与下游50多家药品代理商相互串通,对注射用头孢硫脒等87种药品采取用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的方式套现,并向下游药品代理商转移资金,涉及金额巨大,其中部分资金用于行贿医务人员或特定关系人,开展药品违规促销。
为了“挤去”药品价格虚高的水分,降低患者用药负担,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在打击药品的带金销售行为。此次白云山被公开通报,也再次证明了国家层面打击这种行为的决心。
7、涉嫌欺诈发行,泽达易盛面临退市
年11月18日,泽达易盛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被监管给予重罚,公司被给予合计万元罚款,时任董事会秘书应岚被合计处以1万元罚款。年11月22日,泽达易盛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泽达易盛成立于年,主要从事医药健康产业链的信息化服务,实控人为刘雪松、林应夫妇。年,泽达易盛陷入“多事之秋”,先是在5月份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7月,公司董事长林应又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注册制下,IPO门槛低了,但是信息披露要求只会更严格,不要不惜造假去上市,后果真的很严重。
8、互联网医疗前景不明,“好大夫”大裁员
年12月12日,好大夫在线CEO王航发布全员内部信称,由于疫情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现阶段好大夫在线需要立即进行战略及组织结构调整。接近好大夫的人士透露,“这次裁员比例非常高,新老员工都有,可能会达到80%。”
好大夫成立于年,至今已有16个年头。它和丁香园、微医、春雨医生等可以说是中国最早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在互联网医疗圈里,好大夫一直有鲜明的风格:不卖药、医院、不做医疗广告,专心做问诊平台。因此,其一度被称作互联网医疗的“良心”。但外人对好大夫的好感,无法转化成营利,更无法带领好大夫渡过危机。
作为互联网医疗初代明星企业,好大夫此次裁员说明互联网医疗平台不能再单纯的依靠投资方输血,还应该尽快找到自己的商业闭环,从而形成正向发展。
9、血氧仪涨价数倍,鱼跃医疗割韭菜
年12月,有网友微博发帖称鱼跃医疗的血氧仪“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