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凌,
医院心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工作27年,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内科疾病,以及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衰等急危重症的诊治经验丰富。
襄都区王女士: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近半个月血压一直不稳定,换了多次药还是不行,该怎么办?
朱凌凌:高血压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高血压病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的损害。
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目标需个体化对待,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应控制在/80mmHg以下;65-79岁患者血压应控制在/90mmHg以下,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90mmHg以下。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明显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频繁换药。一般而言,如果降压药用了较长时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说明患者可以很好地耐受这种药物,只要血压控制满意,就继续服药。降压治疗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持久、平稳地控制血压,频繁更换降压药物会导致血压波动,血压波动对于心脑肾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临床应用长效降压药物越来越多,这些药物的优势在于每天只需服药一次,便于长期坚持治疗。应用长效药物还可以减少血压波动,使血压平稳地降低。这些长效药物还有一个特点,用药后不会立即发挥明显的降压作用,需要连续用药2—3周后才能充分起效。这一特点保证了血压逐渐平稳地降低,因为短时间内血压迅速下降对病人不利。如果用了一种药才2—3天,感觉血压没有明显下降就认为无效,换用其他药物,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如果血压只是轻中度升高,无需紧急降压,开始药物治疗后要观察至少1—2周再评估治疗效果。已服药达标的患者,出现偶尔的血压波动,应注意排除诱因,如休息欠佳、情绪波动、气温突变等,避免依据单次血压测量值频繁调整降压药物。
信都区周先生:如何规范化测量血压?
朱凌凌:血压测量要规范,首先设备要精准,目前推荐应用经认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血压计应定期校准,不建议应用传统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不推荐使用腕式和手指式电子血压计。二是要安静放松,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三是袖带位置要规范,上臂袖带中心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cm(约两横指),松紧合适,可插入1—2指为宜。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20mmHg,应除外锁骨下动脉狭窄可能,每次测量血压两次,间隔1—2分钟,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记录,如两次测量差异>10mmHg,则测量第3次,取后两次平均值记录。
沙河市王先生:高血压患者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朱凌凌: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建议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如: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6克;肥胖者控制体重,体重指数<24(kg/m2),男性腰围小于90cm,女性腰围小于85cm;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等。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症、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可根据病情及个人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我们总结了降压要点,请大家牢记: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降压达标、最大获益。坚持治疗,血压达标,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要获得降压带来的益处,大多数患者必须长期坚持规范服用降压药物。
(李丽霞 王传利)
本文来源:邢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