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8:05,妈妈测量了血压,高压mmHg,低压73mmHg,心率83次/分。”通过
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如同“乐心智能血压计”的智能健康设备还有很多,例如智能体温计、血糖仪器等。与此同时,阿里健康、百度医疗大脑等平台的出现,使得健康管理更为智能。
这为智慧医疗打开一扇窗。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正处于“信息连接”到“数据连接”的过渡,不断涌现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企业,打开的是医疗和医药、保险行业、个人健康三大万亿元级市场空间。
智能设备遍地开花
日前,康康血压宣布完成A+轮融资,但未透露投资方,涉及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康康血压的产品与乐心相似,用户通过蓝牙将康康血压(Ⅰ代产品)的APP和硬件连接后,测量结果会被预设的亲密联系人同步获知,上传至“康康云”的健康数据将无限存储,并由中国高血压联盟提供的风险评估系统进行预判,给出智能诊断结果。需要时,用户还能拨通医生电话获得诊疗建议。
智能血压计如今已成红海。除康康血压、乐心等创业企业,还有小米联手iHealth推出的元智能云血压计,更有鱼跃医疗、欧姆龙、九安医疗等医疗设备厂商参与。
不仅是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也是企业进入的热点领域。10月19日,海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OO杨鑫展示了智能儿童体温计,这款体温计厚度仅为6.9毫米,贴在腋下没有异物感。体温计每5秒1次、持续24小时不间断监测体温,自动绘制体温曲线图。通过蓝牙,上述儿童体温数据能自动同步到父母手机上,让后者随时随地掌握孩子的体温状况。
三诺生物消费者事业部总经理杜成进则介绍,公司的智能血糖仪只需5秒钟到10秒钟,就能检测出血糖数据,并实时上传同步到阿里健康APP用户账户中。
“这些智能医疗是获取数据的入口。”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医疗最终要做的就是大数据,而如何快速累积用户量、获得用户数据就成了首要问题。从现有模式来看,医生端通常采用的入口是社交和工具,患者端最多采用的入口是挂号、体检和智能硬件,也有部分具有强资源医院的HIS系统打通,获得很大数据基量。
对比其他入口方式,智能硬件在获取数据的连续性上有独到优势,这对于之后单个用户的健康档案建立有很大帮助。而在进*移动医疗的路上,由于血压计、血糖仪等日常使用频率普遍较高,因此,众多企业心照不宣地选择从血压、血糖检测领域切入。
争当大数据平台
但智能硬件受限于多种因素,一般出货量只有几万台。这对于以累积大数据的目的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与此同时,众多智能健康硬件收集的是碎片化数据,也很难形成完整的健康管理档案。
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当前智慧医疗建设进入深水区,在健康医疗领域,企业将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变革的战略已进入尾声,需要医药平台与移动医疗平台,企业市场化主导是未来平台落地的主要方式。
拥有庞大用户数和技术优势的互联网巨头,成为大数据平台的竞争者。10月19日,阿里健康联合阿里智能及三诺、海尔医疗、掌上糖医、鱼跃、罗氏、拜安进、欧姆龙等近20家知名智能健康设备和服务厂商推出“智能关爱计划”,旨在促成智能健康设备与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深度结合。
阿里健康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蒋琤介绍,“智能关爱计划”是指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技术,通过智能健康设备,将消费者检测的健康数据通过GPRS、蓝牙、Wi-Fi等上传平台,并根据数据自动形成健康趋势报告,同时介入后期持续的专业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具体而言,消费者按标准(建议的时间频次)持续通过智能设备将健康数据自动上传至阿里健康服务平台,经过数据分析转化为健康趋势报告,并反馈给消费者和医疗服务提供商;后续,医疗服务商将根据消费者的检测数据情况为其提供标准化服务和一系列增值服务,如包括营养师、医生在内的专业医护人员,通过互联网或电话为消费者提供持续的指导建议与咨询。
就在10月11日,百度正式发布百度医疗大脑。百度医疗大脑主要担任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提醒医生更多的可能性,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的辅助角色,未来将打造成开放的医疗智能平台。
分享三大万亿级市场
掌握数据则意味着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有机会分羹智慧医疗市场。
A股公司更是积极布局。10月9日晚间,东华软件发布公告,与IBM签署《软件许可和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建立联合团队,共同开展针对精准医学的医学数据分析与转化方面联合开发。宜通世纪通过收购倍泰健康,拓宽智慧医疗垂直应用领域业务的成长空间。另有思创医惠、荣科科技、延华智能、万达信息、卫宁健康等众多公司布局。
“数据不是目的,是路径。”招商证券分析师人士指出,数据的应用本质上可分为提升医疗效率,提高医疗价值。对于医保控费、健康管理等商业模式以提升效率为主,能见度逐步清晰。部分厂商开始落地,其关键依然在于如何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卡位和盈利模式设计。
招商证券分析师指出,区域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人口信息的充分采集、融合形成数据,对于健康管理、商业健康保险、医药企业等互联网医疗参与者非常珍贵,在健康数据基础上将涌现更多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正在“信息连接”到“数据连接”的过渡,不断涌现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企业,打开的是医疗和医药、保险行业、个人健康三大万亿元级市场空间。
目前,围绕医疗供需关系所产生的大量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服务于患者、医生、医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院外广告和院内信息化也成为成熟盈利模式。此外,一些企业还在探索形成支付闭环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下向保险和药企收费的盈利模式,引入健康险作为新增支付方打通商业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