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测血压吗?
关于高血压的误区你知道多少?
根据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要求,血压测量有三种方式:
诊室血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以诊室血压作为确诊高血压的主要依据;
家庭自测血压:作为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手段,也可用于辅助诊断;
动态血压监测: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采用,作为辅助诊断及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
正确测量血压是确诊高血压及高血压各项指导的基础,血都测量不准确,如何把握治疗时机以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呢?
由于血压有波动性,且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一时性的血压升高,因此应至少3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计。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
误区一分不清高血压与高血压病有何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常把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混同起来,认为只要发现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或者把高血压病简称为高血压,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许多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柯兴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但由于这种高血压是继发于上述疾病之后,通常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但随着病情加重,常常使心、脑、肾等脏器受累,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脑出血等并发症。
误区二高血压标准含混不清,血压控制指标不明确
根据指南:
诊室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
家庭血压诊断标准:≥/85mmHg
了解这两个标准,就可以初步判断自己血压是否升高了。
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指标不是越低越好;收缩压最好维持在-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如果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
误区三:电子血压计比汞式血压计准确
目前,电子血压计已普遍应用于各医疗机构和家庭中,电子血压计更加方便快捷,而水银属于挥发性物质,家庭长期使用贡式血压计无法定期校准及补充,结果存在一定偏差,特别是老年人听力、视力下降,对结果测量也有失偏颇。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水银柱式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
但是由于电子血压计每年至少校准一次,在购买时还应注意询问售后是否有校准服务。
腕式血压计所测得的压力值为腕动脉的脉搏压力值,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特别是血液粘稠度较高、微循环不畅者来说,用医院测得的结果相比较,经常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建议使用腕式电子血压计。
误区四:左上臂离心脏近,应该以左上臂血压为准
人体测量血压一般以右上臂为主,因为解剖关系,右上臂更早一些得到心脏的供血,右上臂测血压也会稍高一些。监测血压尽量以同侧上臂血压值进行参考比较,这样的血压波动值更具临床意义。
此外,每天测量血压的时间要尽量保证在同一时间段,对比每天同一时间段的血压情况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