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高血压病始终居于全球死因之首,与冠心病、脑卒中、心衰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有着庞大的高血压患病基数,而高盐/高糖饮食、生活作息紊乱、精神压力大等多重因素更是令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数量不断攀升,并逐步有向年轻化蔓延态势,加强高血压疾病科教宣传、筛查、诊疗和管理工作将是临床上的一项长期课题。近期,《门诊》特邀医院医院薛浩教授与首都医科医院田颖教授针对时下的血压管理状况、新型监测手段以及血压管理平台的构建等关键问题予以了深入解答。
薛浩教授田颖教授规范管理,刻不容缓——我国高血压患者群体的管理难点在哪里?
田颖教授:目前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依旧居高不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未达标,其中又以基层或农村偏远地区为“重灾区”,这样的状况是由多重原因共同作用所致。一则,当前仍有大量基层高血压患者并不知晓自身病情,或是即便知晓,也因缺乏关于疾病危害的认知而放任不管,以是否出现症状来衡量高血压的危害性。二则,作为一种慢性病,高血压需要长期规范的治疗管理,而很多患者存在依从性不佳的问题,血压飙升时用药、血压正常就中断治疗,这就给疾病管理带来了巨大难度。再则,医院日均门诊流量庞大,患者无法每天来门诊看诊、汇报血压控制和药物服用情况,这就导致了医患双方沟通交流上的滞后,也间接导致了用药依从性不佳的问题。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加强居民宣教、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慢病知识普及,优化医患沟通交流渠道、提升患者长期用药依从性,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重点方向。——如何看待青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攀升的现象?
田颖教授:整体来看,我国高血压患病群体正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受疾病认知不足、缺乏运动、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夜间睡眠质量不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年轻人群中的高血压发病率日益攀升;据统计,我国35岁以下青年高血压患者数量现已超过万,高血压已显然不再是常规认知中的“老年病”。由于年轻患者的高血压病往往与不良生活方式、糖尿病、肥胖或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单纯的降压药物治疗很可能“力有不逮”;针对这类患者,临床医师显然需要在降压治疗基础之上,重点佐以生活方式上的干预,比如减重、作息调节等,以综合性的管理手段实现有效管控血压的目的;有些患者在减重数斤后,甚至血压完全恢复正常,生活方式管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另外,其实有很多年轻患者是继发性高血压,肾上腺增生等疾病诱发高血压的比例更是远超临床医师想象,对于这类患者,我们一定要积极进行CT、超声检查,而后予以恰当的药物或手术干预治疗,避免因病因上的误诊而贻误治疗。
严密监测,精准降压——床边血压监测具有怎样的临床意义?
薛浩教授:通常而言,绝大多数住院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难治性高血压,且往往合并有靶器官损伤、心衰、糖尿病、慢性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以及冠心病等心脑肾并发症。针对这类高危患者人群,临床医师如若及时进行院内血压的监测管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这也是床边血压监测的主要意义所在。众所周知,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高峰期,餐后则容易出现血压飙升的情况。因此,这都是临床医师需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关键时段。而借助于连续的床旁血压监测,临床医师无疑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内各个时段的血压变化情况,包括而不局限于清晨、餐后时段,也就能更加及时、准确地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降压药物治疗策略。——如何做好床旁血压监测工作?薛浩教授:鉴于临床医师的日常诊疗工作相当繁重,频繁地去“一对一”为住院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显然不切实际,这个时候,培训患者使用血压计规范地测量自身血压就显得尤其重要。临床医师可以通过播放宣教视频、分发手册或图片等科普方式帮助病患有效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姿势,而后在查房的时候检查血压测量数据是否正确,并进行数据的整合采集。目前,市面上的多数血压计已配备了手动/自动记录血压测量数据的功能,而为了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我院也正式引入了智慧化高血压管理平台(iHEC)。现在,患者通过手机终端app即可将数据上传至院内科室的iHEC平台、形成患者的血压统计档案,进而帮助医师及时跟进病情动向、调整降压治疗策略。当然,对于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设备的特殊人群,就需要医护人员耐心、规范地进行数据记录,而后再手动整合上传血压数据。
智能整合,智慧管理——院外血压数据如何规范管理?田颖教授:近些年来,国家对于高血压患病群体、尤其是基层高血压的管理予以了高度重视,而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iHEC)等智慧信息管理平台医院,我们在门诊为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后,带有蓝牙功能的血压计就会自动将数据传输至iHEC平台,形成就诊数据档案;但这只是规范管理的第一步,加强医患沟通是将大数据收集的价值,化为实质的“必经之路”。临床医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交app(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