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又一行发禁产令,官方明确2026年全
TUhjnbcbe - 2023/3/27 20:12:00

文:余周

如果有习惯自备小药箱的家庭,体温计自然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物品,当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测量我们是否有发烧症状。不过,长期以来,温度计都比较单一,直到近年来,才开始渐渐出现了其它种类的温度计。并且,从年汞体温计诞生到如今,我们已经使用了多年,几乎是家家户户每个人都用过它。

然而,这个伴随我们数百年的水银汞体温计,再过几年却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在上月中旬,也就是10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明确规定从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温度计以及含汞血压计。

这一通知的发布就意味着,又一行迎来了“禁产令”,往后水银温度计也将不再使用。一个产品的逝去也就意味着新的代替它的产品出现,水银温度计的禁产,也给电子温度计带来了市场。有数据显示,到年,国内电子温度计市场预计将达到29亿元左右。

但是对于官方的这一决定,可能许多人还是不能理解。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尽管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温度计,但是水银温度计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一方面,由于水银温度计的价格便宜,一般只需几块钱就可以买到。其次,就是精确度高,并且每次在我们使用完后只需用酒精擦拭即可消*,也十分的方便。

但是这个使用效果好,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的“老古董”却要离开历史的舞台了。当然,从年开始,一律禁止生产含汞温度计、含汞血压计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根据水银温度计的原理来看,是将其放置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空间中,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刻度上显示温度。

虽然水银温度计可以做到精确测量温度,并且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水银温度计也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水银是有*的,水银的学名叫汞,属于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而汞也是环境中*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在常温下,它就会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汞蒸气,如果人们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这种气体,就会出现中*现象,并且这个*性对于人类来说危害也极其严重的。

据了解,每只水银温度计含有大约1克的汞,而仅这1克汞就可能对人类造成致命的危险。由于水银是液态金属,如果温度计不小心摔坏了,那么它就会在空气中蒸发,造成45立方米的房间内的空气汞浓度达到22.2毫克/立方米,但是我国规定的室内空气中汞的最大浓度仅为0.01毫克/立方米。

由此可见,如果在一个45立方米的房间里,水银温度计被打破,它所产生的汞浓度将是国家汞浓度的倍以上,属于严重超标。而温度计属于玻璃制品,是很容易不小心被人打碎的,所以水银温度计的安全性是非常差的。就在年时就发生过,一对母女因水银温度计被打破而丧生的悲剧。

除了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之外,汞还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所有的生物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年,日本熊本县曾经发生过一起非常严重的“汞污染事件”。原因是一家氮肥公司非法向水俣湾排放含汞废水,造成汞污染,给人类和周围动物造成了怪病。许多人也都因此而丧命,甚至连这周围所有的猫也都“灭绝”了。

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国家为何要禁止生产水银温度计和血压计了,国家也是为了人类以及大自然考虑。此外,目前中国不仅要禁止汞的生产,而且还要禁止汞的进口。据了解,早在年4月国家就批准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要求,公约中明确提到,自年,禁止生产进出口含汞产品,这也就意味着水银在未来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水银温度计也将成为历史。

但值得注意的是,水银温度计要直到年才被正式正式禁产,如今很多家庭其实还是在使用水银温度计。那么如果遇到水银温度计不小心摔碎,里面的水银流出来了,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也提到过在常温下,水银也是会挥发的,但事实上,水银蒸发的速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如果在不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温度计中的汞可能需要三到四个小时才能蒸发到使人中*的浓度。

在此之前,我们其实应该进行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处理,首先是打开家里的门窗,降低空气中汞蒸气的浓度。第二,要记得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将玻璃渣用纸巾包好后,装入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内。至于散落的汞,可以用一张硬纸片把颗粒聚集在一起,再用滴管或纸板把水银放在一个密封的瓶子里,瓶子里面也可以装满水。这样可以防止水银的挥发,起到密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用抹布擦拭水银,这样只会加速水银的蒸发。

总的来说,虽然水银温度计在我国非常基本普及,但是由于其危害巨大,国家也不得不禁止生产水银温度计和水银血压计。不过,我们也不用担心,市面上的其他类型温度计类型也比较多,例如电子体温计和红外线体温计等,都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水银温度计的。并且这类温度计也比水银温度计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也有一些缺点就是测量不是十分的准确,但是温度误差其实也并不会太大,此外也就是价格上稍微贵一些,不过考虑到安全性,其实贵一点也没关系,毕竟一个温度计可以用很久。

本文由商媒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一行发禁产令,官方明确2026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