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小到体温计、核酸检测试剂、血压计等,大到各种手术刀、CT等设备。医疗器械都是怎么划分的呢?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二)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四)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五)妊娠控制;
(六)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医疗器械的划分标准:
(一)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分为无源医疗器械和有源医疗器械。
无源医疗器械指的是不依靠电能或者别的能源,通过人体自身发挥功能的医疗器械。
有源医疗器械指的是依靠电能或者别的能源,不由人体能量发挥功能的医疗器械。
(二)根据是否接触人体,分为接触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
(三)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和是否接触人体,医疗器械的使用形式包括:
无源接触人体器械:液体输送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侵入器械、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其他无源接触人体器械。
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包括护理器械、医疗器械清洗消*器械、其他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等。
有源接触人体器械:包括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液体输送器械、电离辐射器械、植入器械、其他有源接触人体器械等。
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包括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独立软件、医疗器械消*灭菌设备、其他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等。
医疗器械怎么分类?
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医疗器械分为Ⅰ、Ⅱ、Ⅲ类医疗器械。
第I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一般由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
第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一般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
第Ⅲ类是指,植入人体:于支持、维持生愈: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基安金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一般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例如,我国首款医用水刀“海卓水刀”,目前已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就是属于Ⅲ类医疗器械,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